近日,黃岡市紅安縣永佳河鎮沙河村王家灣村民,正在為池塘邊所栽的樹木澆水抗旱。

…
沙河村於2014年被湖北省民宗委列為民族村,是黃岡市僅有的民族村。沙河村轄區8個村民小組,305戶1109人,其間蒙古族後裔805人。沙河王姓一族系元朝當地行政長官也先不花(蒙古族)的後裔,蒙古文明在沙河王姓一族中傳承至今並發揚光大。這兒仍是開國上將王建安的故鄉,王建安故居2015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被掛牌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這兒既是赤色教育的場所,又是民族傳承的重要基地。
製作和美村莊,促民族村復興。沙河村遭到各級組織的重視和支持,「赤色+綠色+蒙古文明」融合展開的製作力度不斷加大,村莊復興的腳步進一步加快。
近年來,該村要點發掘和打造了1個古村落王家灣。深化發掘和保護蒙古族歷史文物和遺址遺址,灣中祖傳蒙古系馬樁、百斤重的戰刀、練功石錘和王氏族譜等物件保存無缺,村民共同參加保護的氣氛濃厚。該鎮使用移民項目,出資100萬元,將灣前的兩口塘整治成現象塘。
該村依托赤色資源和民族文明,展開村莊旅行欣賞和體會遊,展開油菜150畝構成花帶,展開紅苕420畝、油茶180畝,這3項工業可幫忙村民戶年均增收3000元。村裏還計劃整合項目建油茶加工和貯存廠房,並建村情村史館。
使用方針改建基礎設施。籌集資金300多萬元,擴寬了桃花至沙河8公裏長的通村公路;建成便民小道5100米,安裝路燈32盞,便民小道和路燈完成自然村全覆蓋。使用文明廣場製作等資金,在村部和帥家河兩處別離建起近600平方米的文明廣場,並安裝了配套健身器材、籃球架、乒乓球臺。大力推進美化、美化,在進村路途和環灣路途上,栽法桐1000棵、紅葉石楠2000棵、桂花樹180棵等,使全村環境明顯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