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岡市生態環境局浠水縣分局一直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維為指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展開思維,走好新時代黨的大眾路線。按照省廳市局關於「一起締造」活動的布置安排,擬定了「五共」促進方案,並確認以關口鎮華咀村、巴河鎮長江村、洪江村等3個村的8個天然灣作為第一批試點村,全面掀起「一起締造」活動的熱潮。
堅持決議計劃共謀,讓大眾說出來堅持從大眾來,到大眾中去,經過宅院會、咵天會、微信群等方法,對農村生活汙水管理、黑臭水體整治、房前屋後環境整治等問題,廣泛發動大眾獻言獻策,洪江村白果灣原方案建造一座小型汙水處理站,因鄉民考慮出資成本和後續保護等問題,建議改為建造一所三級化糞池;華咀村原方案建造汙水處理站,因大部農戶都建有化糞池,鄉民期望對黑臭水塘進行整治,可以依據大眾需求和誌願對建造方案進行調整。
堅持展開共建,讓大眾動起來只要大眾實打實參加進來的事,大眾才當成自己的事,經過廣泛發動大眾參加衛生大掃除、拆圍墻、拆雞棚等身邊的小事開始,逐漸激起大眾「主人翁」認識,變「要我做」為「一起做」,並為一起締造活動捐款捐物,8個天然灣都展開了捐款捐物活動,其間關口鎮華咀村發動大眾捐款224400元、捐物折算24000元、讓地讓利折算36100元、籌工籌勞307個工時(天)折算64640元,合計349140元。
堅持建造共管,讓大眾管起來發動大眾積極參加「共管」的各項作業,巴河鎮長江村建立了「鎮黨委+村支委+塆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每名黨員聯系10-15戶大眾,建立了多個大眾組織,進行鄉民自管。先後粉刷外墻立面7處,更新大型宣揚標語12出,搬遷電路桿線3出,發動大眾將超越100平米菜園改造為綠化停車位,修整整理景觀塘1口,全面整理路途兩旁的垃圾堆、柴草堆等雜物,每月展開環境衛生評比,並實行門前三包責任製,全村環境全體相貌煥然一新。
堅持效果共評,讓大眾說了算把點評權交給大眾,做到建造質量好不好、管理效果行不行都由大眾評議,以評促改。8個天然灣,先後都展開了「優秀黨員」「好婆婆好媳婦」「最美誌願者」「環境衛生紅黑榜」等評選活動,引導鄉民比作為、爭先進,構成良好社會風氣。經過塆組宣揚欄、小組夜話、村級顯示屏等方法,對村級事務進行公示,讓大眾點評作業實效,做到一事一評。
堅持效果同享,讓大眾得實惠將效果同享作為「一起締造」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經過「一起締造」活動的展開,試點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提高、人居環境得到改進、鄉村工業得到了展開、村級公共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大眾實在感受到「一起締造」帶來的新變化,既創建了美好生態環境,又發明了幸福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到了生根發芽。
在往後的作業中,浠水分局將堅持黨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省廳市局「一起締造」活動要求,發揮生態環境部門力氣作用,堅持演示引領,探索構成一批可復製、可推行的黃岡經驗,打造一起締造的「浠水樣板」,推動生態村創建和農村環境整治充沛融入「一起締造」活動,堅持以大眾為主體,深入基層、深入大眾,聚焦大眾難題,施行民生項目;堅持以「五共」為路徑,實在做到決議計劃共謀有深度、展開共建有廣度、建造共管有力度、效果共評有標準、效果同享有溫度;要堅持力氣下沈,完善以獎代補項目政策措施,持續推動資源、專班下沈,不斷提高人民大眾的生態取得感和環境滿意度,盡力構建人與天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浠水。